1945年9月,长影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公司成立,1955年更名为观众熟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厂成立初期创造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等等。
几十年来,长影厂共拍摄了电影上千部,《英雄儿女》《上甘岭》《平原游击队》《冰山上的来客》等等,通过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很多长影厂的演员被观众知晓。
时光荏苒,一晃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多位长影厂的演员已经悄然离世,记忆中还是他们荧幕上的样子。
周调(48岁)
1908年出生在辽宁昌图,自幼对表演感兴趣,入行前在中学做教师,抗战爆发后,周调进入伪满映演员培训班学习,成为最早的“满映”学员,与浦克、方化、凌元,成为同学,三十年代末开始拍戏,成名较早。
年轻时的名气和影响力超同时代的凌元和浦克。
他参与拍摄的电影作品有《新儿女英雄传》《松花江上》《沙家店粮站》《六号门》《东游记》《迎春花》《白马剑客》,等。
在《董存瑞》中演过王平,在《一贯害人道》中演过李仙钧,《龙须沟》中演过车行掌柜,等等。
《董存瑞》剧照,周调(左)
人设亦正亦邪,戏路很广,塑造了很多让观众难以忘却的角色。
抗战胜利后,周调加入长影厂。
他的演员生涯很短暂,1956年1月19日时,病逝,年仅48岁。
沈大成(32岁)
“我们的王成,是毛主席的战士,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的豪迈气概,从哪里来?因为他对朝鲜人民无限的爱!”。
在老电影《董存瑞》中有一位歌唱“英雄赞歌”的演唱者,声音洪亮,气势强盛,他就是沈大成,长影厂的演员。
沈大成,1938年出生在山西,24岁时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进入到长影厂,在《路考》中演过徐亮,在《三进山城》中演过郭城子,作品不多,1966年时,暂停了演艺事业。
国内特殊时期,沈大成担任长影专案组的副组长,参与审查一些有问题的艺人、名人,因为同情一位被批斗的老演员,说了几句同情的话,被扣上了“包庇右派分子”的帽子,一夜间,从“当权派”沦为“阶下囚”,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剧照
他被批斗,遭受巨大的身形折磨,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眼神无光,吃尽了苦,后不堪受辱,跳楼结束了生命,年仅32岁,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沈大成的妻子是女星卢桂兰,比他名气大,曾是长影厂力捧的花旦女星,俩人在长影厂时相识,他温文尔雅,性格温和善良,待人彬彬有礼,她活泼开朗,性格直爽,充满热情活力,俩人的性格互补,相互契合,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感情。
她排练,他在台下默默注视着,眼中充满爱意和欣赏,长影厂的小路上,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爱的身影。
60年代末,两人结为夫妻,婚后育有一个儿子,凑成了幸福的一家三口。
然而沈大成的性格耿直,坚守原则和良知,见到不公的事,总是会挺身而出,最终害了自己,连累了妻儿。
在沈大成去世后,卢桂兰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1977年后重返荧幕,八十年代中期,卢桂兰遇见了演员丁笑宜,两人组成了新的家庭。
侯健夫(42岁)
最早“满映”电影公司的演员,1950年开始拍戏,早期在老电影中多出演龙套、配角,属于脸熟名字不熟的演员。
《民主青年进行曲》中演过周擎天,《吕梁英雄》中演过民兵,《走向新中国》中演过朱长发,《新儿女英雄传》中演过敌军官,《龙须沟》中演过匪军官,《怒海轻骑》中演过敌司令,《古刹钟声》中演过匪首,等等。
从艺十几年,接拍了30余部影片,以反派人物出彩。
1962年时,侯健夫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年仅42岁。
剧照
刘增庆(52岁)
昔日长影厂最帅气的英俊小生之一,1933年出生在辽宁大连,入行前做过物理老师,22岁时进入长影厂,年轻时眉清目秀,银幕形象非常迷人。
1955年刘增庆出演的第一部影片《神秘的伴侣》上映,引起轰动,镜头中的他和王晓棠出演一对荧幕情侣,两人都是第一次面对镜头,配合默契,表现自然,俊男靓女的组合,深受观众的喜爱。
随着电影的热映,俩人获得了“银幕最佳情侣”的赞誉,刘增庆开始走红。
此后片约不断,相继接拍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木春》《十级浪》《虎穴追踪》《云雾山中》《青春的脚步》等影片,几乎包揽了长影厂影片中所有“帅气”的人物角色。
在五六十年代,红极一时。
到了60年代中期,国内特使时期到来时,刘增庆暂停了演艺事业。
此后他被迫转型,为了生计当过工人,站过柜台,过得很不好,70年代末,全国文艺复兴,刘增庆为了照顾患病的妻子,回到了家乡大连,进入话剧团当演员,很少出现在荧幕上。
1985年再次看到刘增庆的新闻,因家中煤气泄漏中毒去世,终年52岁。
程晨(51岁)
老电影中的“银幕母亲专业户”,1919年出生在北京,家世显赫,祖辈是贵族出身,从小受教育,喜欢看京剧,舞台上的灯光、表演迷住了她,让她从小有了当演员的梦想。
剧照
16岁后,程晨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开始登上舞台,因长相不够出众,只能接演一些配角。
1951年时,程晨的命运发生了转变,这一年她加入了长影厂,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此后接拍了多部热映影片,《妈妈我要出嫁》《姊姊妹妹站起来》《怒海轻骑》《鸿雁》《金玉姬》《红梅花开》《大家庭主妇》等等。
在《云雾山中》出演的李奶奶,《冬梅》中演的乡村老妪,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云雾山中》剧照
她的一生坎坷,仿佛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遭罪的,把所有女人的苦,都吃了一遍。
婚姻不顺,她的丈夫是演员谭文,媒体用“现代陈世美”来形容,长得帅,有才华,俩人在拍戏时相识,程晨迷恋他的外表和才华,婚后的最初是幸福的,程晨接连生下四个孩子,放弃了事业,甘愿相夫教子。
然而柴米油盐的平淡,贫困的生活让丈夫感到厌倦,他喜欢上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狠心抛下了程晨和四个孩子,跟着富家女去了台湾,此后杳无音信。
为了养活四个孩子,程晨复出,但微薄的收入很难度日,四个孩子经常挨饿,不得已之下,程晨忍痛将两个最小的孩子送进了育婴堂,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她,两个孩子相继夭折,孩子的离世对她打击很大。
还有一儿一女,她原本想凭自己努力把孩子养大,但现实击毁了她,两个孩子饿的皮包骨,无奈她忍痛把儿子卖了出去,希望儿子能跟个好人家,有口饱饭吃。
剧照
后来,她带着女儿嫁给了剧团的一位男演员,生活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可到了1966年,国内特殊时期到来时,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因出身的问题,她被批斗,审查,曾经的同事、亲人、朋友,都远离她。
舞台上她演绎过各种人生,此刻她却无能为力,不知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
精神的煎熬,舆论的压力,压垮了她的身体,因肝癌病逝,终年51岁。
王健华(52岁)
长影厂的老旦演员,1924年出生于河北,15岁参军,1950年调入长影厂在人事当干部,1953年开始拍戏,此时的她29岁,荧幕首秀演的是一位大妈。
此后人设固定,参演的影视作品有《夏天的故事》《红孩子》《五朵金花》《患难之交》《黎明的河边》《土地》等,演艺生涯22年,共出演了30多部影片。
在《三进山城》中的田大娘以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孔大妈,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银幕上塑造了多个母亲形象,有“母亲专业户”之称,曾与凌元、李健、陈立中等老旦演员齐名,红极一时。
特殊年代到来时,王健华被迫离开舞台,在1969年时插队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三年后回到长影厂,之后又接拍了《艳阳天》《创业》等影片。
1976年时,王健华因癌症病逝,终年52岁。
剧照
马世达(61岁)
长影厂的绿叶演员,年轻时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人设以正面的工、农、兵人物为主,就外形条件来说,是同期进入长影厂演员中较为出色的一位,五官硬朗,符合了那个年代观众的审美。
遗憾的是星运差一些。
接演了《平原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保密局的枪神》《换了人间》《国庆十点钟》等热映的老电影,戏红人不红,一方面是因为他所出演的角色,特点不鲜明,风头都被主角掩盖,另一方面他为人低调,性格内向,不争不抢,很少被观众注意。
七十年代末后,马世达转型成为导演。
1991年时,马世达在长春病逝,享年61岁。
宫喜斌(66岁)
国家一级演员,长影厂“六大小生”之一,在八十年代红极一时,他是哈尔滨人,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19岁念书时被长影厂演员剧团选中,得知进演员剧团可以拿工资时,宫喜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1974年,宫喜斌登上荧幕,首部电影《创业》中出演一位青年工人,凭借这部电影崭露头角。
此后相继接拍了《吉鸿昌》《长空雄鹰》《白莲花》《关东大侠》《自豪吧,母亲》《希望》《瑶山春》等影视作品,成为八十年代最红的男演员之一。
《吉鸿昌》剧照
事业上功成名就后,宫喜斌遇到了一个女孩张百爽,同样是演员,比他小两岁,两人在拍摄电影《自豪吧,母亲》时产生了感情,1979年在长影厂领导的主持下,宫喜斌参加了集体婚礼,娶了女星张百爽。
剧照
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儿子。
90年代中期后,宫喜斌走上长影厂领导的位置,担任演员剧团团长,之后精力放在了管理上,很少拍戏。
晚年后的宫喜斌,身患重病,只得回家休养,妻子陪伴在他身边,照顾他,弥留之际,宫喜斌备受病痛的折磨。
2019年11月18日,宫喜斌不幸病逝,终年66岁。
卢敏(43岁)
北京电影学院的高材生,上学期间就参演了电影《上饶集中营》,影片中出演被俘的女战士施珍,面对着敌人的毒打不低头,镜头中英姿飒爽,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毕业后,卢敏进入北影演员剧团担任演员,1954年时调入长影厂。
接演的影视作品有,《没有完成的喜剧》《满意不满意》《升官图》《炉火正好》等,作品不多,结婚生子后,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他的丈夫是刘世龙,观众们很熟悉的一位老演员,在《英雄儿女》中演过王成,《刘三姐》中演过阿牛哥。
两人是在拍摄话剧《赵小兰》时假扮一对夫妻,感情延伸到了戏外,婚后育有一个儿子。
儿子出生后,卢敏很少接戏,丈夫刘世龙在外拍戏赚钱,她照顾儿子,随着刘世龙的走红,工作越来越忙,一年下来很少交流。
夫妻感情慢慢变淡,她发现,和丈夫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1962年,卢敏向刘世龙提出离婚,之后把儿子留给了刘世龙。
为了不再见到刘世龙,1963年,卢敏离开了长影厂
国内特殊时期到来时,卢敏被批斗,受了很多苦,加上身边没有亲人,儿子跟了父亲,一件件事积累起来压垮了她的精神,在1976年时选择自杀,年仅43岁。
在卢敏去世的这一年,她和刘世龙的儿子刘小龙发生车祸,事故造成刘小龙脊柱受伤严重,造成瘫痪,再也站不起来,1990年时刘小龙去世,年仅36岁。
于福来(45岁)
1938年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196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影演员剧团,影片中多担任重要角色。
代表作有《车轮滚滚》《风云岛》《南海的早晨》《艳阳天》等。
80年代后,转型幕后开始做导演。
1983年时,于福来去世,终年45岁。
李亚林(57岁)
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1931年出生在辽宁安东,自小家境优渥,父母都是当官的,195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当演员,一年后调入长影厂,影片中以出演反派人物出彩。
代表作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神秘的伴侣》《烽火列车》《柳暗花明》等。
在《虎穴追踪》中出演的反派冯振辉,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1966年国内特殊时期到来时,李亚林因出身的问题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他被批斗,审查,关牛棚、扫大街,交代问题,吃了很多苦。
剧照
直到1972年,李亚林才重回长影厂拍戏。
1976年,李亚林的名誉得到恢复,80年代后,李亚林转型做导演,执导了《井》《为什么是我》《最后一百天》等电影电视。
1988年4月14日,李亚林在成都因脑癌病逝,终年57岁,他结过一次婚,妻子是女星贺小书,两人育有三个女儿。
张巨光(39岁)
1929年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父亲是教育家张德纯,自幼聪慧伶俐,被父亲培养,上学期间就参加了学校的宣传队,频繁穿梭于各类活动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1947年张巨光考入了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音乐,后因昂贵的学费退学。
1948年进入长春东北大学,重启学习之旅,毕业后进入长影厂,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电影工作者。
初当演员,主要接到的戏份不多的凭借,大的龙套,《丰收》《保卫胜利的果实》《葡萄熟了的时候》等。
直到1953年时,参演了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崭露头角。
此后片约不断,逐渐被长影厂重视,相继接拍了《上甘岭》中的参谋长,《战火中的青春》中的医生,《平原游击队》中的老勤爷,《甲午风云》中的老夫子,《铁道卫士》中的公安处长,《地下尖兵》中的宋欣,《三进山城》中的郭中年,等等。
多是配角,在《刘三姐》中出演的老渔夫阿牛爹,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张巨光的妻子是韩云芝,两人婚后育有一个女儿,在女儿6岁时,家中发生了巨变。
一场运动的到来,很多老艺术家被打倒,张巨光亦是未能幸免,他被批斗,审查,逼他交代出身问题,遭受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
1968年8月24日下午,遭受了一天批斗的张巨光,精神恍惚,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电车撞倒,再也没有醒过来,去世时仅39岁。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