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吐槽电影院】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23点:睡觉。
1点:这玩意怎么火的?
2点:传统的五子棋就是把五个子连成✍一条线好无趣好无聊而技能五子棋就是在传统的五子棋加入技能♀️好好玩要爆了!!
停停停……停不下来一点!求放过,求反洗脑教程!
目测最近很多人和我一样染上了点瘾,随时随地想爆技能,有事没事爱哼点魔性旋律,但也有些人觉得我们在发神经。
我愿称《技能五子棋》为“喜剧香菜”,喜欢的人笑疯了,不喜欢的人满头问号,几乎没有中间值。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真的火,从噩梦(bushi)到热搜再到全网跟跳,狠狠出了生物圈,抡进了i喜剧的大脑皮层。
为什么偏偏是它?
有人认真分析,《技能五子棋》里的这群史诗级怪人是个大写的预期违背,已达喜剧最高境界。
中二的说教、莫名的烂梗、歇斯底里的热血……有种“精神污染”的魔性效果,酣畅淋漓!
有人用心感受,整个舞台像小孩讲梦话,有种梦到哪句说哪句的无厘头感和童真感。
这种没心没肺、不上价值的纯纯快乐正是它想传达的内涵,你们有多久没有在看喜剧的时候又唱又跳了?!
请注意:此处的喜剧,可以换成任何一个词。
也有人邪修发散,以梗破梗,用抽象打败抽象。
这些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解法,恰恰印证了同一件事:
《喜人奇妙夜2》(以下称“《喜夜2》”)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让自己又唱又跳的小角落,总有一招能精准击中你的笑穴。
而“逐个击中”的背后,是节目将喜剧冠军、怪人们全力集结,每个喜人、每个舞台、每次互动都在“爆技能”。
他们总能精准捕捉并放大那些看似无厘头却最能连接我们的奇怪笑点,不断拓宽喜剧宇宙,升级我们的笑声。
用“技能五”老师的话来说,这一招是……
喜人宇宙⭐永远有招!羞耻跑开.gif……
啥叫跟不上你们爆梗的速度?
《喜夜2》第一期的抽象还在追我,第二期的笑点又把我K.O.!
高三学生,但三十六岁;班主任,但……可惜是个正常人。
学生腌入“老班”味,随机触发背手、皱眉、扶课桌等丝滑连招。被他看一眼,我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老师和爱人打电话,学生叮嘱老师当上大学老师再谈恋爱,痛心疾首:
“我三十六岁没考上大学,你不着急啊?”
老师发动“请家长”大招,结果是爹向儿子汇报升职喜报,儿子满脸欣慰:
“好好好,咱老杨家就出了你这样一个爹!”
笑亖……《开学第一天》的“倒反天罡师生父子局”谁不想演一集?笑到我嘴巴咧成type张若昀口了!
《老人与狗》的设定建立在巨大的莫名其妙之上,但疑似能解决国庆家庭矛盾?
父母:“老了之后谁照顾你?”
我be like:“能拖地能墩布能陪我kimi启动的小狗多多!”
一次抽象换来一辈子的内向,在认真说出“养条狗照顾我”的一瞬,我已确诊被《喜夜2》传染成“怪人”了啊啊啊!
别慌,好在《喜夜2》让我知道:
荒诞笑点和炸场笑声的背后,是一群和我一样怪的人。
梗抛出来,大家秒懂然后一起捧腹,这感觉爽爽的很安心~!
同频的人聚在一起的最大乐趣,自然是看集体记忆、普世情感如何被荒诞解构。
那些突如其来的笑点必杀技,总能命中我们的情绪靶心。
“反转打脸”是屡试不爽的妙招,好希望自己能失忆再看一次:
什么叫好朋友?
等到12点07分卡点为你庆生……3、2、1,现在是12点45分!
笑得我掉凳了,《生日被忘录》没有强设定,但靠着被抢C位的寿星、走心但没那么走心的损友,让我想起了身边N个名字。
“抽象实体化”技能也被玩出了花,万物皆可实体化,头上的毛、身体器官、脑中情绪……都能为自己发声,猛地戳中所有人的心事。
思念是一种病,这“病”总在人眼前晃荡。
大肚局长是你,嫌犯是你,警犬是你,甚至马东也是你……
《忘不了》用一桩癫狂精分的凶杀案具象化了“脑海里都是你”的细腻情绪。
世界是个“梦中人消消乐”,杀我别用感情刀!
“公开处刑”更是贯穿在每个作品中的技能,把生活细节放大,把秘密变成段子,把尴尬变成笑料……我们反而在集体爆笑中获得解脱。
《秘密》用几句话让你读懂职场。
“大家先把嘴上的活放一放”“消除我上班的痕迹,收拾我的头发、头发、头发,还是头发xN”……
求拆监控!明摆着冲着我来的;
“多多给爸爸洗脚”“下雨了,爸爸背着发高烧的多多去医院”……
越听越熟悉,这不是我小时候为凑满800字作文而编造的感人故事吗?
也是这时,我意识到《老人与狗》是一出“人狗合一”的大戏;
《开学第一课》则疯狂处刑“孩爹”和“爹孩”以及一段“跳出东亚框架的父子关系”,谈沉重的话题也能这么嗨皮?
真不是胡闹,本东亚小孩分明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第一次欢脱地做了场身份互换的梦……
这些必杀技之所以能一次次奏效,是因为好的喜剧从不靠装疯卖傻引起尬笑,而是先精准地找到我们内心的共鸣点,戏剧效果与笑声自然水到渠成。
让我笑得更满足的是,这个舞台有引起共鸣的生活观察者,也有小众的规则制造者。
他们没有南辕北辙,而是携手把喜剧技能树点满,或者说,让它生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枝芽。
前有《技能五子棋》呀勒呀勒开创新玩法,后有《新默剧》沉浸在艺术里无法自拔,制造出新的语言。
一人演默剧,一人来翻译;这人淬我了两口,那人说他要和我“tán tán”。
默剧但有声,有声但默剧,双簧但新默剧……啥啥啥这都是啥啊?
当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李诞和胡先煦已经相信手比出来的枪里有子弹,猴子真的落在了演员肩上。
一切都狗屁不通,一切都自由好玩。
而我也在第二遍复盘时get到了其中的有趣,像被一根痒痒挠搔到了惯性思维之外的那片空白地带……有点过瘾!
没错,此时鲜少人听懂没事,因为不同语言打动不同的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和这些“怪人”对齐脑电波。
《喜夜2》虽然是冠军大乱斗,但头衔和输赢并非重点。
当各种喜剧技能在这里“手搓”并开大,从0到1,就像周铁男说的——
“是喜剧赢了✌️”!
并非我单方面peace&love,不过是在跟随喜人们的队形罢了——
嘴上放狠话,身体却很诚实!
没有谁是单打独斗,经常上个舞台抹个油头饰演自己的主角,下个舞台贴片胡子又成了他的背景板。
好喜欢这种无处不在的联动。
喜人们在互相串门、彼此成就中,逐渐组成一个越来越默契、故事越来越丰富,不断扩容的喜人宇宙。
“双高胎”从小就有的孙悟空情结,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下落地。
有“猴王”松导和四人编剧小队 buff,再加上排练时一边争吵一边和好、把笑点越磨越好的双高胎本胎,我们才能看到孙悟空的腋毛和肩膀毛共同降妖的《真假美猴王》。
……做毛不易,但有喜人在,就容易许多;
四天连写带排带上台的《忘不了》,离不开这个临时团队对彼此的欣赏,还有所有喜人们的力挺。
李梓溪险些因找不到搭档而无缘舞台,周铁男一句“这么好的演员,别让她的准备付之东流”促成了一支“护溪小队”。
作品点子是佩伦和土豆在《喜夜1》遗留的想法,酷酷的滕和某某某全程为这个舞台出谋划策。
大家一砖一瓦搭建起作品的筋骨,李梓溪则用扎实的表演为其注入灵魂——
一人分饰N角,不靠妆容服饰区别人物,而是靠声台形表在“可男可女,可人可非人”中无缝切换。
李逗逗“孤独女王”不孤独,solo舞台上有路过的“NPC”和更多看不到的幕后好友。
本来她半脚跨出了喜剧圈,但看到孙天宇入住“喜剧监狱”,内心升腾起一股冲动,发现自己还是热爱坐牢喜剧这件事,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杀了回来。
节目有评分,但表演无高低,也没有谁真的离开舞台。
很多时候,本该最悲伤的淘汰时刻,大家说的都是“助演的机会多着呢”“马上再见”……
是啊,这不是结束,而是喜剧宇宙的新出口。
……呜呜呜要掉小珍珠了,我们i喜上网就是为了看这个:
看一群真心热爱喜剧的人互相卷技能,把喜人宇宙越扩越大,把喜剧做大做强。
这种“你帮我磨段子,我替你演傻子”的默契,在腾讯笑吧与米未共同沉淀出的这片鼓励试错、接纳各种可能的创作土壤里生根发芽。
我们不谈抽象的,满眼看去都是具体的呈现——
作品与作品之间,自然生长出内在联结。
《老人与狗》那句“我会照顾好多多的”,仿佛是第一季《回音山谷》里“我们永远都会是好朋友”的回响。
如果说曾经的呼喊交融着友谊的浪漫,那么此刻的承诺则满溢亲情的深厚。
平日里总在心里酝酿却说不出口的真挚情感,狠狠击中了我两次。
还有人人都爱的《西游记》,舞台上改编了N遍,但我总是看不腻。
因为喜人们不重复神话,而是通过视角的巧妙转换,打捞贴近当下、与你我同频共振的情绪,成功地让古老的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一季,《八十一难》用“没有八十一难,就自己创造八十一难”的荒诞逻辑解构了神圣的取经路,原来英雄也是被KPI逼疯的打工人!
这一季,《真假美猴王》又把人情世故这块拿捏了个准。
如何认出真美猴王?请唐僧做出选择——
美猴王A知晓唐僧的所有“黑料”:不洗澡,骂天庭,还有那女儿国国王……
美猴王B只知道唐僧是慈眉善目、千年难遇的大唐高僧。
唐僧犯了难,想分出猴(爆黑料)与猴(拍马屁)间的差别还是太难了,因为……
86版《西游记》唐僧换三人了,有谁看出了来?0人在意!
神来一笔引发一阵爆笑,也悄悄戳破了一个真相:
世界或许真是个草台班子,我们笃定的“真假美猴王”归根结底也只是两根较劲的毛。
也正因如此,两根毛站出来伸张正义的勇气,才显得如此珍贵。
一边是“自我造劫”,一边是“猴毛起义”,两个作品的解构方式各不相同,但守护的西游内核却遥相呼应:
惩恶扬善是本能,渡人渡己是选择,平凡人也有自己的正义之举!
而两个舞台共通的内核也让我确信——
一个新梗的炸场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在它背后,是整个喜人宇宙完成了一次版本升级。
我们记住的是新梗,更是这套让喜人宇宙运行的、所有欢笑都同频共振的法则。
更美妙的是,这个宇宙正以我想象不到的速度扩容。
因为,舞台上的笑声打破第四面墙,点燃了观众的创作热情,将喜人宇宙书写得更加丰满:
i喜们疯狂在弹幕爆梗,让喜剧效果加码。
怎么能想出“谁家三角饭团扔这了”这么离谱又形象的比喻的!
还有的i喜已到了next level,不满足于背梗造梗,着手开发自己的同人宇宙。
之前,有人为爱发电给《大考结束的那一天》做了个互动游戏,为陷入“选择毒蛇帮的妈妈,还是当警察的爸爸”的小明解锁N个结局。
现在又有i喜续写《旧警察故事》的故事,平时写周报生无可恋,写起小作文又发恨忘情了,退潮的表达欲重又满格。
让我鸡皮疙瘩起一身的是,两个故事因i喜的脑洞串联起来,互为彼此的前世今生:
在爸爸离开后,小明也学着爸爸的模样,当起一个好警察。
这种由观众亲手编织的情感纽带,让喜人宇宙中的每个故事都拥有了加倍的情感重量。
你看,喜剧从来不是创作者的自娱自乐,而是“内练筋骨皮,外练观众席”的情感共振。
每次共振,都是扩容喜人宇宙的一环,这种扩容,是所有渴望快乐的心灵共同爆发小宇宙,把笑声越传越远。
嘻嘻嘻想想就开心,想想就好有盼头,除了《喜夜2》,腾讯视频的喜综布局还会不断续上,守护我们全年的笑点。
而此刻,《喜夜2》好戏刚开场,还有更多大招技能在读条。
实不相瞒,“四世同堂”的舞台预告我都看了20遍了,团长们的舞台我将一直等到憋气结束!
誓死和喜人们一路“笑”下去,也求求《喜夜2》多塞点物料给我,按这个致死量更新吧!
我相信,这一路的欢笑与联结最终都将指向土豆的那句话。
它道出了喜人宇宙的全部野心与温柔,也是我们最需要记住的事情——
“你表达的快乐而非胜利的真理,将被传播到永恒。”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