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让人看得很寂寞,就是那种“找人吐槽没动力、中途离场不至于”的寂寞,就是很平,这种平,说好了是平衡,在商业悬疑、两性关系、人性发掘、消费社会之间做平衡;说难听是平庸,所有的东西都是隔靴搔痒,很工整的无聊。
前作《无名之辈》可圈可点,虽然算不上完美,但起码一群小人物的命运总是令人牵挂。到了《否极泰来》,几乎所有关键情节都落入俗套,没有任何深刻发掘,笑不出来,黑不下去,悬在半空。
(以下有剧透,如果还打算看,就此打住)
章宇饰演的陈三金算不算“渣”,这个前提如果不成立,后续的操作都显得残忍。他卖给泰国某电视台一批灯具,没拿到尾款,女朋友是电视台的导演,他就用“无赖”的方式来催款。早晨给女友做早餐,晚上接女友下班,白天又跑到女友电视台门口泼油漆要债。稍有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还算合格的处理方式。要不回款,义乌的厂子要倒闭,他又不能真跟女友闹翻,于是采取公私分明的态度,甚至说讨债的部分几乎是表演,希望通过向女友施压给电视台高层看。
这种情况下,陈三金的渣男人设完全无法立住,他是贪钱,可那是救厂子的钱,他不可能大方豁达。而作为电视台导演的女友薛芳梅,却主动把陈三金拉进了一场综艺秀的骗局中。伪造恐怖分子绑架,然后通过一次次的极端情境,来考验陈三金的人性、暴露他的缺点。
陈三金贪生怕死,他向恐怖分子首领奴颜婢膝,他见死不救……观众像看楚门一样看陈三金,不同的是,这档节目打着爆锤渣男的幌子。陈三金从最初的设定中,就背上了渣男的帽子,观众跟着义愤填膺,但陈三金渣在哪里?无非是催女友要钱的时候显得有点没皮没脸,可人家家务活没少干,也没胆量真把薛芳梅逼到绝境,顶多是制造紧张氛围来施压。这算哪门子渣男?当这个前提设定悬浮后,之后悬疑部分就再难有黑色的氛围了。
其实仔细看陈三金所有的选择,他都力图在保护自己和女友的前提下,推动利益最大化。他没有在威逼之下杀人,也没有出卖别人,能守住底线。他也许自私,比如面对持枪恐怖分子强暴女孩,他只想逃走。薛芳梅就显得英勇无畏,可薛芳梅是导演啊,她知道那是演戏,冲上去是安全的。只有陈三金不知道,面对持枪的恐怖分子,这时的见义勇为大概率是让自己失去“逃走”的机会,并丢了性命。这种抉择的设定,本身就没有太本质的道德困境,因而陈三金一次次的选择,并没有因为这种困境而有底层的道德拷问。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选择下,只有圣人能过关。
当节目组设置的道德困境不存在实际困境的时候,就无法让观众代入背后的选择逻辑和反思过程,前边的选择很轻浮,后半段下定决心为薛芳梅“报仇”的决绝,也显得无力。
薛芳梅这边呢,本是个野心勃勃的导演,就因为厌烦男友催款,还无厘头地问陈三金,“钱重要还是我重要”,这堪比我和你妈掉水里先救谁的无聊问题,就因为陈三金在焦灼无奈之下回答钱重要,便被永远盖上渣男的戳。而且薛芳梅是这次闹剧的导演,说明他已经处心积虑策划很久,完成这样一出荒诞的骗局。
虽然最后薛芳梅反悔,不愿同流合污,但这无法掩盖她之前的恶劣行为。她要拯救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台收视率,她要成为成功的综艺导演,她要晋升制片人。这些都源自她的野心,反观陈三金的渣男行为几乎没有,如果有,也是因为电视台不结账导致的。从薛芳梅后来策划的整蛊综艺来看,这种不结账的行为,才是把陈三金逼成“渣”的根本原因。被蒙在鼓里的陈三金,每次有逃跑的机会都带着她,尽力争取让她脱困,简直是中国好男友。这或许是促进薛芳梅良心发现的唯一理由,可您早干嘛去了?再加上后来的复合戏码,二人的情感,完全靠两位演员颇有信念感的演绎,而实际的情节和动机,都空洞无味,实在品不出两性关系的微妙和温情。
最终,这部片子呈现出来的所谓综艺对人的拷问,不过是楚门秀的牙慧。从综艺到现实的悬疑,又在进行到一半,被导演自己剧透。在描写陈三金人物弧光,又被一些咯吱人的笑话冲淡。展示资本对人的异化部分,停留在符号化的表面,陈腐到仿佛还在上世纪。展示道德困境和人性拷问,肤浅得让人懒得追索。呈现爱情和两性关系的桥段,只能停留在嘴炮,要靠两个演员干拔,才让人勉强相信这俩人是情侣……吧。
我们不是不明白导演想说啥,而是明白他想说的太多。这似乎也陷入“领导困境”: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悬念设置一半,自己泄了;爱情谈到一半,自己淡了;黑色幽默各一半,黑色不纯,灰不拉几,幽默不够,只靠尬笑。人物飘忽,却没有足够的复杂性,两个主角的人物小传似乎都立不住,其他角色干脆成为工具人。代表资本的冷血女制片人,就是纯坏,马里奥和工作人员刚觉醒要帮男主,敢和领导对着干,转身又去庆功大会尬舞。无厘头得不彻底,现实性又没逻辑。
但看起来,方方面面又都点到一些。就好像我给儿子考试支招,每道题都得写,不会也得写点过程,没准能得个辛苦分。现在很多内容作品也陷入这种考试悖论,啥都写点,门门都不想错过,注定无法深入。结果,拍得查漏补缺,看得味同嚼蜡。
这是一条公告